|
許多釣友問這個問題,今天依舊寫個帖子。許多釣友的固有思維就是:夜釣應該口好、、、其實,凡事都沒有絕對,凡事都是前提下才有定論。釣魚也不例外而已。固有思維太多,反而常見是容易上當受騙的。因為許多騙子大師就是抓住許多釣友的錯誤認識,形成認同心理,從而套牢并坑害釣友。比如達奇常說的一個例子,一個乒乓球和一個蘋果,大師很簡單就能忽悠釣友:蘋果太重會陷入水底漿層、、、實際呢?二者入水都是漂浮的、、、
話入正題,標題的這種情況并不少見,甚至和常規魚情反著。注:本帖不說氣壓、水溫和溶氧量,因為有關水溫、注水、氣壓、魚體的有關帖子達奇寫過一個系列。本帖從夜釣沒口和換季不好釣魚的更重要的原因和指標入手。常見的水質原因是兩類:1,水體有毒藻類達到了一定比例或藻類嚴重超標。 2,水底腐殖質或污染物的問題。
下邊就簡單地解釋一下:
1,水體有毒藻類達到了一定比例,或藻類嚴重超標。
藻類簡單說就是水體中游離的植物。原始植物。藻類同陸生植物一樣,前提下也分多個種類,藻類業界用“門”劃分種類范圍,“門”內,又有差別性的個體。所以,藻類從魚或水體而言,就有有害藻類、有毒藻類、無害藻類、良性藻類、有益藻類等劃分。
藻類常見的特性之一是會進行光合作用,所以藻類和許多植物一樣具有趨光性。大家垂釣常見的日照下水質明顯呈現一些顏色甚至顏色和日光弱明顯不同,這里常見就是藻類為主的原因。如,日照好的天氣藻類會在水體上升進行光合作用;如天黑,藻類會下沉、、、、、、
由此看出了什么?如果水體有毒藻類或藻類超標,天黑此類藻類大量聚集在池底、耗氧、、、您垂釣的目標魚還會迎合您的底釣就餌嗎?——肯定不會,而是去找自己適合生存的水層和區域去了~這就是為啥夜釣沒口的一個原因。注意,某些天氣或晝夜溫差明顯變化的季節,此類現象可能加重。這也是為什么許多人感嘆換季不好釣魚的原因之一。
用養魚常遇見的現象給讀者舉例,出現這類情況,魚池著手點一般是:滅藻,尤其水質化驗的有毒性藻類或者浮游生物,這種生物白天會追著日照起來,陽光沒了,會沉底,魚就不下底。而且此類藻類對魚有害。無害藻類超標也會增加翻塘幾率、、、、、、時間長了,不僅是翻塘概率增加,魚體更容易出現病變和一些寄生蟲。
2,水底腐殖質或污染物的問題
水體腐殖質的現象可以說是化學反應,隨著腐殖質、霉菌等的演變,常見會產生水體中的毒素和有害氣體。隨著有害氣體的排出水體,一些有害物質更是增加溶于水的。這就導致了水體溫度高的部分此類有害物質溶解度最高。尤其水流作用或一些坑底的作用,入夜反而行成水體下部有害物質超標,直接改變水層的氮氨、酸性鹽等等物質的含量,從而叫魚不開口甚至躲避水層和區域。這也常見是換季不好釣魚的一個成因。
還有雨水沖入污染物或人們的農林作業的污染是等同的效果,甚至更嚴重。如,水體酸鹽類物質成分高,這常見是雨水帶入周邊農林作業的污染導致的,如沖入了著名的除草劑,就會導致水體明顯的酸鹽類物質超標,從而明顯的魚不開口,嚴重的甚至導致死魚。
真要找到實際確實的哪種物質超標原因,是要化驗的。但是釣魚人不用,觀察好一個時期的情況,自己多加注意就行。如,夜間有風,啥情況?陰雨啥情況、、、這些也都有利于通過表象分析本質。
本帖肯定好多人又說看不懂了,雖然已經盡量的白話從而導致極度不全面了。不過沒關系,簡單看看,加以注意就行了。并以此提醒釣魚人,釣魚深究都是科學,而絕不是偽大師們的胡言(這個帖子和這段感慨來自中午的一個電話,某釣友問我看某視頻直播##大師說只要夜釣沒口就說明池底水溫低、、、、、是這么回事嗎?)。
|
|